一直听说这本书经典,但直到最近才有机会读到。
说起来很神奇,这本书其实情节并不复杂,也不怎么吸引人,就讲了一个看什么都不顺眼的小富二代被学校开除之后在街上流浪了几天的故事。但我居然怀着期待的心情一口气看完了。
说实话,前面很多章节都没有吸引我的内容,但最后几章出现了不少精彩的地方。而我之所以能坚持看到最后,主要是好奇:为什么说这书经典?以及这么一个故事为什么要叫作麦田里的守望者?
关于作品本身,我倒是还蛮喜欢的。但就是有点搞不懂: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想把这本书推荐给青少年?(因为这本书是在我妹的书架上找到的。)
说实话,我可不想把这本书推荐给自己的学生,尤其是在培养阅读兴趣的阶段。
首先,这书不仅脏话满篇,还大谈特谈自己或同学胡搞的经历,实在有点少儿不宜。其次,有点意识流风格的写作手法也让情节本身显得不那么有趣,甚至显得结尾过于平淡。
有没有可爱之处呢?有。也有不少深刻的地方。但我凭什么期望我这些连高考阅读理解都搞不定的学生能从漫天的脏话和离经叛道的主题里一眼看出这些可爱和深刻呢?
我还是觉得:经典,是需要阅历和年纪才能读懂的。除非小孩有很多阅读经验,三观也相对成熟,否则读一些有争议或主题太沉重的作品,只是自寻烦恼。尤其是被打上“必读名篇”的标签之后,更显无趣。读书这件事还是得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来。
要是我有机会去给人推荐书,应该不会一上来就搞这么多经典篇目,而是先挑些轻松有趣的来。不是我觉得轻松有趣,而是他们那个年纪觉得轻松有趣的。然后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