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Vision

Reading Everyday,Extending Vision

《明朝那些事儿》:徐珵 一句话改变命运

2022-09-16 06:41:02


这些侮辱对于一个饱读诗书,把名誉看的高于一切的读书人而言,比死亡更让人难以忍受,但徐珵每天都在这样的冷语和侮辱中按时上班,上朝。


1、朝堂上,说出多数人想说的一句话。


土木堡战败后,朝廷主力军尽毁,皇上朱祁镇被俘,也先即将打向京城。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大多数人都主张南迁都城。


徐珵率先上书:“而今天命已去,唯有南迁可以避祸。”


于谦斥声驳回。


徐珵得到的是太监金英的训斥:“滚出去!”


他在众人的鄙视和嘲笑声中,踉踉跄跄地退出了大殿。


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竟然会因为这句话被群臣耻笑,被看作贪生怕死的小人。


其实很多人都想逃走,他不过是说出了他们心底的话,为何只归罪于他一人?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政治哲学“枪打出头鸟”,“炒豆大家吃,炸锅一人事”。想的人都数墙头草的,哪面风哪面倒,倒时还要压你一下,把自己垫高一点。


有些人为了自己能爬上去,不惜踩着别人的肩膀,哪怕是朋友的也毫不在乎。


2、看清“朋友”的份量。


受到于谦的训斥,被众人冷眼相待的徐珵失魂落魄地离开宫殿,向自己家走去。因为只有那里,他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


他还没等到家,就遇到了他的好朋友,也是他的同事,时任翰林院侍讲学士的江渊,见到徐珵如此狼狈,他关心地问他出了什么事。


徐珵十分感动,哭丧着脸说道:“我建议南迁上衣,不合上意,才落得这个地步。”


江渊好声安慰徐珵,让他先回家好好休息,凡事必有转机,自己也会帮他说话的。


然后,江渊在徐珵感激地目光中走进了大殿,他朝见朱祁玉后,便以洪亮的声音,大义凛然地说道:“南迁决不可行,唯有固守一途耳!”


几个月后,江渊被任命为刑部侍郎,文渊阁大学士,成为朱祁钰的重臣。


徐珵绝望了,并不只是对自己的仕途绝望,也对人心绝望。当时无数的人都在谈论着逃跑,而自己的这套理论也很受支持,可当自己被训斥时,却没有一个人帮自己说话。那些原本贪生怕死的人,一下子都变成了主战派,转过来骂自己苟且偷生,动摇军心。


这就是世态炎凉,这就是善变的人。利益面前没有一点情分,只有一清二白。你行,整日围着你说好话,想从你这里分得一杯羹;你不行,踩你几脚,讨好对方,再从别人那里沾点利益。至于你伤得怎样,死与不死都和人家没有半点关系。


3、忍辱偷生,挣扎生活


这之后,每天上朝时,很多人都会在暗地里对她指指点点嘲讽的说道,这不就是那个建议,南迁的胆小鬼吗?而某些脾气大的大臣,更是当着他的面给他难堪。


这些侮辱对于一个饱读诗书,把名誉看的高于一切的读书人而言,比死亡更让人难以忍受,但徐珵每天都在这样的冷语和侮辱中按时上班,上朝。


窝囊的活着总比悲壮的死去要好,这是徐珵的人生哲学。


人生中最难承受的并不是忍,而是等。


徐珵努力工作,他相信出色的成绩终归会被人所接受,事实却让他大失所望。


他想改变窘境却得不到任何人的帮助,冥思苦想之下他想到了改名字,竟然成功了。


再大的压力挺住,再大的屈辱忍住。比以往更努力地工作,虽没被认可,但收获了经验,提高了能力。艰难时,积极想办法改变窘境,碰到钉子也不放弃,终于找到走出困境的路。


不放弃希望,不停手等待,困难总会解决。


4、等待复仇。


朱祁钰病重,大家各自为自己前程努力。徐珵伙同几个伙伴帮助朱祁镇复辟成功,成为朝廷重臣,掌握大权。


他将内阁大换血,他将曾经踩过自己的人都赶了内阁,并让江渊充军辽东。


他在走投无路时曾求过于谦,于谦也尽心了,但皇上朱祁钰不同意,他把账都算在了于谦头上,最后,将于谦斩杀了。成为一袋代罪臣。


贫穷并不可怕,身体的苦怎么都可以受。精神的苦却可以扭曲人性。徐珵曾经也是善良,努力,报国,心境清明的人。只因为说错了一句话,吃尽言语,淹没在唾沫之中,受尽折磨。朋友背叛改变了他与人交往的准则,扭曲了他的本性,变得睚眦必报。


精神折磨完全可以毁掉一个善良的人。屈辱蒙蔽双眼,杀气横生。